首页/上游/正文
以芯驭光:上海海思朱雀OLED芯片重塑未来显示

 2025年03月22日  阅读 473  评论 0

摘要:

在智能手机、笔记本、平板、车载屏幕等领域,OLED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显示行业的版图。

在智能手机、笔记本、平板、车载屏幕等领域,OLED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显示行业的版图。据Omdia最新数据,预计2025年OLED面板的出货量将首次突破10亿台。这项技术的魅力在于其像素自发光特性带来的无限对比度、超薄形态和柔性可折叠的可能性,但这也对背后的芯片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--如何平衡高分辨率、高刷新率与低功耗的矛盾?如何在像素级精准控制中突破物理极限?
今天我们走进上海海思AWE2025朱雀显示展台,深度揭秘这家企业如何以自研OLED芯片体系突破显示边界,以"芯"重塑光的语言,让每一块屏幕成为人与世界的无界窗口。

朱雀显示:引领四大领域,打造三大核心差异化竞争力


场景革命:从手机到汽车的显示与交互的进化

 此次AWE2025展会上,上海海思"朱雀"系列OLED芯片以底层显示技术重构手机、笔记本、平板、汽车三大终端场景的视觉体验。这场从像素驱动到场景交互的进化,正在打破屏幕形态与空间限制的边界。
在智能手机显示领域,其全球首创的"双层OLED+LTPO智能局部刷新"技术率先实现量产突破,—LTPO智能分区刷新功耗大幅降低,屏幕寿命提升2倍以上,标志着中国显示技术首次在核心指标上超越国际头部厂商。
现场手机展台上,搭载双层OLED临境显示芯片的展品正在上演魔法时刻:两款屏幕对比一目了然,上海海思芯片方案的双层OLED临境屏幕,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户外可视性。在强光照射下,屏幕保持稳定亮度输出,其独特的双层串联结构,配合上海海思芯片的智能AI Pixel像素级光学引擎,让画面细节纤毫毕现。

手机双层OLED临境显示芯片

同时因内置RISC-V协处理器的数模架构,能够根据场景动态调整显示效果和功耗,算法和电压适配画面内容动态调节,显示画质和功耗时刻最佳;另外更是打通SoC至屏幕的全链路AI优化,构建起从参数领先到体验代差的系统级画质和功耗优势,屏幕更亮、更清晰、还更省电。


高端笔记本OLED套片解决方案

双层OLED平板套片解决方案

值得关注的是,针对数字艺术创作领域,还同步推出的柔性OLED平板套片解决方案,为专业绘画、影视分镜等创作场景提供真实纸感与精准色彩还原的创作体验。

柔性OLED平板套片解决方案

同时,针对移动设备用户关注的续航与护眼痛点,该套片采用自研低功耗接口,功耗降低20%,再结合4320Hz超高频PWM调光与硬件级低蓝光算法,实现了真正的护眼。
如果说屏幕护眼技术也有「版本号」,那朱雀OLED显示方案的更新日志里一定写着「颠覆级」三个字。站在上海海思OLED临境显示展区前连续观看10分钟高动态对比视频,感受到的不仅是「不累眼」的基础体验,更是一场光学与神经科学的精妙博弈。当行业还在卷参数时,上海海思已把护眼做成了「系统工程」。从神经科学模型到AI动态补偿,这套方案或许正在定义下一代健康显示标准。

车载显示OLED套片解决方案

此次展会还有另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技术--朱雀AI-Touch技术(业界首创)。朱雀AI-Touch以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触控交互体验,凭借端侧AI算法的深度赋能,在防水抗干扰、精准识别与响应速度三大维度实现了跨越式突破。

首创端侧AI-Touch芯片

此次展出的朱雀AI-Touch技术,可精准解析湿手、水渍覆盖等复杂场景下的真实触控意图,让雨天操作或浴室使用从容无忧;同时,在口袋摩擦、边缘握持等高频误触场景中也实现了超95%的精准识别率,大幅提升了移动场景下的操控可靠性。

技术深潜:依托三大技术内核,突破传统显示边界

此次AWE2025,朱雀OLED临境显示方案通过三大创新技术内核,突破了传统显示技术框架,实现像素级光学矩阵控制与全域动态HDR渲染的协同突破,带来了超高清显示技术的范式转换。
一、架构设计的"超限突破"
朱雀OLED显示驱动芯片以"超限突破"理念打造了行业革新性架构,通过分布式"软-硬-芯"协同体系,实现从系统级芯片(SoC)→驱动芯片(DDIC)→屏幕面板的全链路能力深度融合。基于AI技术底座,朱雀架构创新性地构建了场景自适应的动态刷新引擎,可依据画面内容智能分区调控刷新率,在确保高画质的同时,将功耗降至业界最低水平。
二、AI算法的"像素魔术"
当其他厂商还在依赖固定算法时,朱雀芯片已经引入了AI Pixel像素级光学引擎技术,以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了显示画质的天花板。该技术通过深度整合AI算法与硬件光控能力,实现了对屏幕数百万像素的逐点精准调控--如同为每个像素配备了一位"智能调色师",实时分析画面内容并动态优化亮度、对比度及色彩饱和度。
三、能效控制的"精微艺术"
智能数模混合自适应引擎--该技术核心基于高性能RISC-V开源指令集处理器构建,通过"数字算法+模拟驱动"的异构计算架构,实现对显示内容的实时智能解析与动态优化。在数字处理层,RISC-V内核凭借精简指令集优势,以超低延迟运行自适应AI算法,实时追踪画面动态细节、色彩分布及运动轨迹特征,同步调整像素补偿精度与运动预测模型。

总结:光的重译与边界消融

朱雀显示技术的革新之路,是一场跨越显示形态与场景的破界之旅。从以精密算法驯服双层OLED的"光影暴烈",到用动态背光重塑LCD的"色彩桎梏",从在折叠屏上雕琢像素级的明暗过渡,到为百吋巨幕注入纳米级的控光智慧,朱雀芯片始终在打破"屏幕面板"的认知局限。当电视在昼夜交替中保持色彩恒常,当车载三联屏在强光下实现零视差显像,技术创新的本质已然显现:显示革命不是材质站队,而是对光与电的终极解码。

正如行业人士所言:"显示芯片不仅在做一块屏幕的'指挥官',更在构建光与人类感知的对话系统。"朱雀芯片的技术演进,正在将每一块OLED屏幕转化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宇宙的"光之桥梁"。

未来,随着Micro LED、全息显示等新形态的涌现,朱雀芯片或将证明,真正的技术创新,永远始于对物理法则的敬畏,成于突破想象边界的勇气。

版权声明:来源:OLEDindustry

原文链接:https://oled.com.cn/?id=67

标签:

发表评论:

关于我们
站底菜单1
鄂ICP备2021014930号-4
扫码关注
联系方式
全国服务热线:17702718968
地址:
Email:service@microled.cn
邮编:
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